|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从江民族建筑——鼓楼

从江民族建筑——鼓楼

关键词:从江,古建筑,鼓楼,增冲鼓楼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从江在线
  • 电 话:15185700071
  • 网 址:http://
  • 感谢 gzc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11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侗寨中众人集资出力修建的公共建筑——卡房,侗人称为“堂卡”或“堂瓦”,意为“侗人议事的场所”,这是侗族鼓楼的最初形式。卡房是一种简单的干阑建筑,随着时间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鼓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了明代,鼓楼已发展到和现存鼓楼极其相似,明代邝露在游历广西之后,著有《赤雅》一书,说:罗汉楼“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望之若锦鳞矣,扳男子歌唱饮,夜缘其上,以此自豪”。是对侗族鼓楼的早期名称、结构、外貌、作用的记载,所谓“罗汉楼”,显然是因其“扳男子歌唱饮,夜缘其上,以此自豪”而得。从江县往洞乡一带的鼓楼,每当外寨宾客来本寨“月也”之时,寨内“罗汉”皆集于鼓楼里,款待外来的姑娘,并与之对歌作乐,这时,人们称之为“楼罗汉”。卡房或“楼罗汉”只是鼓楼的雏形。明万历三年(1575)《赏民册示》说:“…或七、八十家,三、五十家,竖一高楼,上立一鼓,有事击鼓为号,群踊跃为要。”清李宗的《黔记》对这一建筑有更进一步的描述:“诸寨共与高坦处建一楼,高数层,名聚堂。用一木杆,长数丈(尺),空其中,以悬于顶,名长鼓。凡有不平之事,即登楼击之,各寨相闻,俱带长镖利刃,齐集楼下…”明确了此时所建之楼为“聚堂”(侗族村寨聚会场所)。“聚堂”与“堂卡”或“堂瓦”的作用无异。

鼓楼发展的历史痕迹是由简单的干阑式卡房到“罗汉楼”演变成“聚堂”,最后成为现代形式的鼓楼。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美观的、多功能的高级形式转变的。后建的鼓楼,层数逐渐加高,楼冠也是由简到繁,由普通两面倒水的悬山顶,发展为塔式攒尖顶;楼檐也是由四方逐渐增为六方、八方和上下方数不等形状;由无顶尖,发展为连串葫芦型宝塔顶尖……

从江县境内有大大小小的侗寨330个,分布着各式各样的鼓楼121座。根据民间传统地理区

域大体可分为:九洞、六洞、阳洞、仟七、二仟九、都柳江畔(亦称融河鼓楼群),这些鼓楼主要为密檐式宝塔形木结构建筑,也有简单民房形式的穿斗结构“地楼”。楼体平面分为:八边形、六边形和四边形。

    楼体立面密檐形式有一檐、三檐、五檐、七檐、九檐、十一檐、十三檐、十五檐等,亦有个别为偶数。楼冠有悬山式、歇山式和多坡面攒尖顶几种形式。

楼体主承柱(称为金柱)有内四柱外四角、内六柱外六角、内八柱外八角、内四柱外八角、内八柱外四角等。

    鼓楼规模大小、高度、平面等要件,除与村寨的大小、族系、富有程度和杉木原料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定居落寨的先后,村与村之间的从属,同一村寨中的族系从属(即所谓的腊邓与腊榜)等有关,具有严格的等级区别,侗寨鼓楼腊榜的不能高于腊邓的。形式上一般从属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四边形有着坚强统治力,意为父;八边形像撑开的雨伞,能遮风挡雨护佑子女,意为母;六边形有兴畜兴旺,有继承和发展之意,意为子女。

鼓楼是侗寨团结吉祥的象征和兴旺发达的标志,还具有“击鼓报信”、“集众议事”、“制定与执行款约”、“踩堂祭祖”、“裁决争讼”、“迎宾送客”、“休息娱乐”、“行歌坐月”、“节日集会”等社会功能。鼓楼建造过程繁琐、工艺复杂。无文字记录和设计图纸的侗族工匠们,以“师带徒”结合“言传心授”为主要方式将这些技艺、工序完整传承下来,形成以穿斗结构为主,将抬梁和井干式结构为一身(见图24),突出地表现楼冠的营造方法,是侗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同时通过大量精美的彩绘、彩塑等装饰艺术形式(见图25-29),充分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历史与现实,表达出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和对美的感受,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和文化底蕴。侗族文化又称为“鼓楼文化”,不仅因为鼓楼是侗族建筑中的杰出代表,更重要的是侗族全部精神性的文化结晶。鼓楼对于侗族文化来说,是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积淀和蕴藏着侗族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以鼓楼为中心几乎可以洞观侗族文化的全部。

 附:

国保增冲鼓楼简介 

增冲鼓楼矗立于侗族聚居的增冲寨中央,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为穿斗式十三层密檐双层楼冠八角攒尖顶,木结构宝塔形建筑,覆盖小青瓦,通高21.5米。鼓楼一层平面呈正八边形,占地109平方米。地面青石铺墁,正中设有圆形火塘,直径2米,主承柱间置长凳四根。鼓楼设有三门出入,西面置一木架石板供桌。落地柱十二根,其中主承柱四根,直径480500毫米,下置鼓形柱础。檐柱八根,直径390420毫米。各檐柱外置望柱,主承柱与檐柱间施穿枋呈辐条状,穿枋上承瓜柱及檐檩。瓜柱隔四檐与主承柱用穿枋连接,承上层瓜柱,逐层上叠,紧密衔接,直至第十一重檐,第十一重檐之上为两层攒尖顶楼冠,楼冠中置雷公柱。形成内五层、外十三密檐双层楼冠建筑。主承柱与檐柱均有侧角。

矗立于侗族聚居的增冲寨中央,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为穿斗式十三层密檐双层楼冠八角攒尖顶,木结构宝塔形建筑,覆盖小青瓦,通高21.5米。鼓楼一层平面呈正八边形,占地109平方米。地面青石铺墁,正中设有圆形火塘,直径2米,主承柱间置长凳四根。鼓楼设有三门出入,西面置一木架石板供桌。落地柱十二根,其中主承柱四根,直径480500毫米,下置鼓形柱础。檐柱八根,直径390420毫米。各檐柱外置望柱,主承柱与檐柱间施穿枋呈辐条状,穿枋上承瓜柱及檐檩。瓜柱隔四檐与主承柱用穿枋连接,承上层瓜柱,逐层上叠,紧密衔接,直至第十一重檐,第十一重檐之上为两层攒尖顶楼冠,楼冠中置雷公柱。形成内五层、外十三密檐双层楼冠建筑。主承柱与檐柱均有侧角。

一级至十一级密檐为小青瓦顶,白灰瓦头。两层楼冠,上覆灰筒瓦。宝顶为五层褐色陶罐。糯米白灰垂脊。鼓楼一层望柱间设1米高栏杆靠凳,檐柱额枋下置风窗,鼓楼一层至二层无固定楼梯,二到五层建有木梯相连,盘旋而上。二至四层金柱与瓜柱间铺设木楼板,五层木楼板满铺。金柱内形成空井直贯第五层楼底,各层金柱间安置1米高“万”字格栏杆。南门门楣上有“二龙戏珠”灰塑,挂“万里和风”木匾,该匾是榕江车江三宝侗寨道光五年所赠。檐柱上挂有各个时期木刻楹联四幅。各檐口封檐板施矿物颜料花草及动物彩绘。增冲鼓楼虽经多次维修,但主体结构完好,以其优美的造型、严谨的结构,被誉为“民族建筑的奇葩”,鼓楼于1981年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增冲鼓楼全景

 

省保高阡鼓楼简介:

 

 

高阡鼓楼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宰养村,高阡共有三个寨,均建有鼓楼,高阡鼓楼在宰养寨中央,占地100平方米。鼓楼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为十五层密檐双层冠,六角攒尖顶木结构宝塔形,覆盖小青瓦。通高25米,鼓楼平面呈正六边形,立面为十五层密檐,顶端置陶瓷葫芦宝顶。鼓楼内设18根落地柱,其中主承柱6根,檐柱12根,主承柱与檐柱之间施以穿枋,利用瓜柱、梁、枋横穿直套,卯榫结合,逐层收分,紧密衔接,直至楼阁。二层和顶层分别置有牛皮木质鼓,各层封檐板彩绘风情图案,顶层檐下均置斗拱,斗拱下装漏窗。地面石板铺墁,有火塘四个,其中大火塘直径1.5米。设护栏、坐凳等,以供对歌、休憩。正北设一出入门,门额上泥塑双龙抢宝。

高阡鼓楼年代久远,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对于我们研究侗族文化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1985年高阡鼓楼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来源:《从江文物》

摄        影: 杨昌焕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