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中国部落文化第一村—岜沙

中国部落文化第一村—岜沙

关键词:从江旅游,岜沙,从江民族村寨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从江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zc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66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由于历史与自然条件等因素,岜沙苗族长期与外界鲜于交往。封闭的环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固有的语言和心理素质铸就了岜沙人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文明。它们在世纪之交与现代人文的碰撞中愈发显现出自己的个性与魅力。

一、岜沙概述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内妹镇南7.5 公里,辖3个自然寨,16个村民小组,居苗族,户数454户,人口2221人。岜沙村地处猫当山东端,箐黑岭翠,树竹清幽,古藤缠树,松涛怒号。岜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8℃。酸性黄土壤。植被覆盖率75%。雍里河、宰庄小溪分别从南边和东面流过,注入都柳江。有耕地1602.45亩,主产水稻、糯米,亦产玉米、薯类、小米;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瓜、椪柑、衫木、南竹、油茶、桐油等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上世纪60年代已修通公路,2002年改建成省标油路。岜沙已作为从江重点开发的民族旅游村寨。

岜沙共有三个自然寨,即大寨(又名老寨)、小寨 (又名王家寨)和宰张。也有五个自然寨和四个自然寨之说。即大寨、大榕坡新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宰张和大寨、大榕坡新寨、王家寨、宰张之说。实际上大榕坡新寨和宰戈新寨是由于人口发展大寨又地处山坳处,居住拥挤,不得已而搬到寨子两边半坡建房居住,两个新寨与大寨毗邻,特别是宰戈新寨与大寨紧紧相连,这是人口发展使然。

大寨也就是岜沙寨,因人户多,故名大寨。地处猫当山主峰东端,住苗族。岜沙系侗语地名,“岜”译成汉语是芭芒草多,“沙”是杉树多的意思,后人将“杉”写成近音“沙”。因始建村时这里芭芒和杉树多,故名。苗语又称“分送”。据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人由黎平迁居到此,苗语“分”译成汉语是村寨,“送”是黎平,故又名分送。

小寨,又名王家寨,位于村委会驻地西面约800m,住苗族。因比大寨小,故名。又因王姓居多,也叫王家寨。苗语称为“养基”,是因大多数人家由加车分迁到此,故名“养基”。此外,该寨还有部分居民从大塘坡脚(即雍里电站处)搬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还有部分贾姓村民改为王姓。

宰张,位于岜沙大寨东北面约1.5公里,地处林区,亦住苗族。系一小寨村庄,取名寨庄,宰张是后人用的相似音字,宰张也有人写成宰庄,本文从《从江县地名志》写作宰张。宰张是岜沙村苗族先民最先定居地。每年芦笙节期间,各寨芦笙队在祖母石处集中时,必须由宰张芦笙队先进入坪子,其他各寨芦笙队方能进入。

据传说岜沙苗族先民原祖居地是江西省安定郡,后因战乱向西迁徙,他们迁徙路线有两条,一条是:江西安定→贵州麻江、台江→黎平→台江→从江→大歹→岜沙。另一条是:洞庭湖→锥文污沙→凯里、台江、剑河一带→雷山、丹寨交界处→榕江古州、车江→从江孖温、岑送→九曰→能丘尝→加车→岜沙。此外,易姓居民由湖南迁来。

自数百年前岜沙先民来此分姓择地而居,刀耕火种以来,经过代代生息繁衍,人口由初来的20余人到清末民初发展到近800人。

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和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口增长较快,由解放时的94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2193人。

 

二、岜沙的自然环境

岜沙地处高山大坡,这里箐黑岭翠,树竹幽深。由于对森林的偏爱和向大自然攫取食物的依赖,岜沙苗族长期有着维护自然的原始理念,毁林开荒被视为与族作对的行为,因而耕地面积扩展不大,林多耕地少的格局依然如故。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全村16组,人均田土不足1亩,其中老寨最低,每人仅有6分,二十世纪末,全村实有耕地1642.2亩,其中田1292.2亩,土350亩,人均耕地0.78亩,加上缺水及耕作观念保守等原因,岜沙每年有1/4的群众尚不能完全解决吃饭问题。如果说,耕地之于岜沙苗民相对吝啬的话,但岜沙人所拥有的森林绿地却是异常的丰富。

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这里的苗民代代恪守禁止乱砍滥伐的村规民约。形成了代代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60年代榕江至从江的公路干线穿越岜沙苗寨,但在与生俱来的生态保护理念下,全村男女老幼自觉护林惜木,对外村进山盗伐林木者的制止与处罚被每个村民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必尽职责并付诸实践。在村民的呵护与珍爱下,尽管通车已有20 余年之久,但该村公路两旁依然浓荫蔽日,楠竹森森,古树藤缠,松风怒号,飞禽走兽蛰伏其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公路穿行而过的两千余人的山寨至今没有一辆人力或马拉车,人们运货、进城赶集仍是肩挑手提,徒步行走。究其原因,发人深思。岜沙苗人认为,人力、畜力运输工具载重量大,砍伐木材就会多,会破坏森林及环境。岜沙各寨周围均为风水林,村规民约规定,如谁私自砍伐大树或幼苗,发现后即先叫他植上两倍数量的幼苗,再进行处罚,有钱的罚钱,无钱的要宰杀他家的牲畜,让大家吃,以示警告。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按政策各家都划定了承包山,但家家户户并未因此而随意砍伐树木,而是经意管护以至青山满目。植树造林是春节前后的大事之一,要把森林留给子孙后代的观念厚重故实。这些从古代沿袭而来的良好习俗与那些靠山吃山、不计长远的乱砍滥伐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岜沙人热爱自然,亲近森林,以致森林是他们各种民俗活动和迎宾的场所。当客人入寨时,盛装的村民站在寨门口吹起芦笙,端着米酒,鸣放火枪、铁炮欢迎。然后到村后林中芦笙坪举行隆重的迎宾仪式,并跳起芦笙舞。悠扬的芦笙声、人们的欢歌笑语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树林,久久回荡。每逢佳节,人们要在村寨附近选择数十米高、枝粗叶茂的大树挂置绳索荡秋千,既娱乐比赛,又交流感情。在这里,岜沙儿女呼吸着自然的新鲜空气,进行或欣赏着激情、狂热的歌舞,传承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情,演奏着返朴归真的韵律,展示着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协调。

森林是岜沙人民的骄傲和自豪。1977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岜沙村民敬献了老寨东北山头一棵直径为1多的樟树。今山头樟树林中的“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是岜沙人民的光荣写照,它将激励着岜沙人民在今后的岁月中更好地珍视自然、保护环境。

 

三、岜沙苗族的习俗

岜沙苗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作用和制度上的自己管理自己,他们很好地创造、保存和发展了自成体系的苗族文化,代代传递并不断丰富其内容。观念的本土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相对封闭,客观上又使之成了一个很好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的地方。这里的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原汁原味,古朴深厚,又自成体系,相互影响。本文仅择数端略作介绍。

l、岜沙男人的衣着头饰。

衣着头饰是一个民族或民族的一个支系区别于他民族的代表性特征之一。随着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一些民族,特别是他们中男人的衣着头饰愈益大众化、现代化。但岜沙男人直至世纪之交仍完全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本色。头饰上,至今保持着明代以来的头饰。该村男孩长至14岁后,便由寨老为其组织成人仪式,让男孩念诵“上山同路,下水同船,有福同享,有难同担”之类的誓言,并将其头顶部的头发挽成发结,梳成鬏鬏,剃去鬏鬏外围的其余头发。头发长长后,仍留发髻鬏鬏,余再剃除,如此反复,直至终生。

岜沙男人的这一头饰缘于一个很久以前的传说,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小偷趁着夜色潜入岜沙行窃,恰被一狩猪夜归的村民发现,遂大喊抓小偷,并鸣放火枪。顿时寨中喊叫声、狗吠声、人们的脚步声响成一片。慌乱中,一寨民突将过其身边的男人头发抓住并大喊小偷抓住了,等众人打着火把一照,方知抓住的是寨上的哑巴,而小偷却借机溜出了寨子。当夜,寨老即召集所有14岁以上的男子商议如何防盗,自此后岜沙男人认为此种头式既方便狩猎、耕作,同时又有威武豪壮之感,遂代代相传,以至今日。这种发式在苗族中可谓绝无仅有。

服饰上,男人都穿着当地妇女自织自染自缝的无领左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大裤管青布裤。由于居山深处,岜沙男人常年身挎腰刀,既作自卫武器,又充砍伐工具。有无腰刀被视为英雄与懦夫的标志。烟袋是成年男人身上的必配之物。岜沙男人的衣服、裤子没有口袋,而抽烟又是他们的喜爱之物,他们的爱人和母亲都要特地制着精致的绣花烟袋让男人挂于腰间小腹部位。这又构成了岜沙男人服饰的一道特有风景。火枪是岜沙男人的极喜之物,长枪扛于肩上,短枪挂于腰间,火药壶、铁沙袋系于腰间左侧。“一枝猎枪一条狗,一根杠子越山走”,个个犹如威猛的武士。山的赐予使他们出寨多“全副武装”而又满载而归,与野兽的搏斗和大自然的抗争,练就了岜沙男人粗犷的性格与尚武的精神。枪是岜沙男人获取猎物的主要工具,枪的扛、挂自然也成了其装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特有的发式、传统的服饰和时不离身的刀、枪与烟袋,装扮了岜沙的男人,体现了岜沙男人特有的风度与气质。

2.岜沙的婚俗。

岜沙苗区有姓氏10个,即王、吴、贾、梁、唐、孟、蒋、刘、滚、易。这里实行严格的内婚制破姓开婚,兄妹和同姓之间严禁通婚。十姓中,滚姓、易姓与其他八姓互为通婚对象,滚、易两姓之间,王、吴、贾等八姓之间禁止通婚。原因是很早以前禁止通婚的各姓人家已结拜成兄弟。这种婚姻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户人家间都是亲上加亲。岜沙苗人由于没有文字,取名都采用父子联名的方式,对各自家族的祭祀一般都上推 5辈,再往上就不认亲了,统统归入到共同的祖先的行列中去,用这样的方式,族群始终成为牢固的整体。

岜沙男女青年双方通过生产、狩猎等活动,特别是吃新、芦笙、秋千等节相互认识、相爱后,各自告知自己的父母,如父母不反对,这门亲事就算定了。首先由男方家派2人,选在午、未、子、丑日这几天当中的一天晚上11点钟去女方家讲亲接人。到女方家后,主人开腌肉腌鱼,摆上自酿的米酒招待男方家的来人。其间双方分别介绍自家的情况及摆谈有关的家常寨事,直至深更半夜。酒足饭饱后,女方家要杀两只鸡和一只鸭,同时将一砣糯米饭装在新制的红布口袋中,然后由男方家的人打着火把,挑着女方家送的东西,把新娘接走。新娘在出门时必须穿一双草鞋,捆一对脚码,由女方家派一个十多岁的姑娘陪伴去男方家。新娘与新郎父母见面问候后,即由新郎领入洞房。这种婚俗的特点有二:一是男女自主,婚配自由;二是礼节简朴,节俭财粮。

岜沙苗区妇女生育的风俗也相当独特。男女结婚后,夫妻双方的父母分别要告知子女怀孕、生产的常识事项。妇女分娩时,家人中只能允许丈夫一人在屋内接生。其母亲虽不能进屋,但要在屋外随时询问生产的情况和告知相应的操作方法。待小孩生下包缚好后,其母方能进屋帮助料理,丈夫则要用米兜装上35斤米和1瓶酒到丈母娘家换相应数量的米、酒(俗称“报喜”)。如此之后,丈母娘家的人才能到女婿家去看望产妇和小孩,也就在这个时候,丈夫才能外出挑水、砍柴、取菜和与其他男人交往。

3、芦笙节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举行的芦笙节是岜沙节日中最热闹的一个。该节举办地点是在老寨后山的芦笙场,当地又称之为“跳坡”。节日的前夕,整个岜沙就已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十八日这天,全寨男女实行节前分工,男人组织杀牛、分肉到户,妇女则洗刷炊具,为节日预备菜肴。十九日上午,全寨男女老幼身穿民族盛装,按照祖传的规矩,各寨组成2030人的芦笙队伍,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各队在寨老的带领下背向太阳从山腰缓缓退到山顶,再正向经过林中小路,到大树包围的芦笙场,进行芦笙舞表演,直至下一队到来。岜沙芦笙小的尺许长,大的长达丈余,需用23人用长杆撑着方能演奏。岜沙芦笙,高低音搭配和谐,曲调婉转悠扬,十分悦耳。与此同时,全村还要挑选10个枪手“全副武装”,随芦笙队伍行进并在演奏表演间鸣枪相和。芦笙声、枪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林间,久久回荡。

 芦笙节这天,岜沙的苗族姑娘都身穿盛装,手撑雨伞,肩挑盛满糯米酒的木桶,姗姗而至芦笙坪。并给陆续到达的各队芦笙手和客人敬糯米酒。各芦笙队到齐后,即由寨老组织进行吹芦笙比赛,在祥和而又激烈的淘汰中直至推出头名。芦笙节也是岜沙男女青年认识、交 流、相恋的节日。芦笙比赛结束后,情歌对唱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未婚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情感、相识相知,如情投意合,男女双方即到他处谈情说爱直至深夜。

4、秋千节和映山红节

每年的六月中旬,稻田满栽满插过后,在卯、辰、巳这3天,岜沙苗族都要聚村招友,喝酒祝福稻谷获得好的收成。具体为:卯日,家家户户只杀鸡杀鸭在自家吃,不出门;辰日,即第二天,该村吴姓、王姓等人家开塘捉鲤鱼,开腌鱼,拿出自己酿造的糯米酒,请本寨的滚姓、易姓来家做客,男人们吃着大块肉,喝着大碗酒,你敬我,我敬你,直到人醉不醒时才罢休。第三天(已日),滚家又拿出自己的腌肉、腌鱼来招待王、吴、贾等姓人。(岜沙苗人主食为糯米,糯米蒸熟后,用盘盛上,端放桌边,主客人净手后,用左手抓取,捏成团食之)同时从这一天起,岜沙的男女未婚青年,都要来到秋千坪。他们吹着木叶,唱着苗歌,劲荡秋千,通过活动来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如遇上心爱的人,就相约到附近坡上相依相偎,谈情说爱。秋千节是岜沙未婚男女相识相爱的重要活动之一,时间持续5天之久。

岜沙苗人特有的节日是映山红节。很久以前,岜沙一带已逐渐来人定居,虽是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却也代代繁衍,人丁渐旺。为了使一年的劳作得到较好的收成,人们就把希望寄托于龙王身上,便确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丑日,男人们或到田里捉泥鳅,或背着火枪到山上打野鸡,并将它们拿到河边一块大坪子的龙王石碑前祭祀龙王,以求得一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这样年复一年,遂成节日。而这时正是映山红绽放山间的季节,故取名为“映山红节”。映山红节即是祭祀龙王的日子,更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

5、葬俗

岜沙村虽然民族风情浓厚,但办理丧事却非常从简。凡是寨上有人正常死亡,尸停屋内,所有的亲属要全部到来,每家都要带上大米或数元钱送死者家属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在商议如何安葬死者的过程中,必须到寨门外的古树下进行,就餐也如此。表示远离死者,让他安心上路去阴间投胎转世。如果死者是上午死亡,当天下午就要下葬入土:如果是中午后死亡则须在次日早上安葬。安葬死者,先由鬼师选定葬地,安排开挖墓穴。墓穴一般长约3,宽1.5,深约2。与墓穴开挖并置放棺木的同时,另由35名中青年将穿上新衣的死者从脚跟、膝关节、臀部、胸部、头部用蔑条负载约5长的晾禾杆上,而后由两名健壮的小伙抬起,疾步走至墓地,并将死者放入棺内,如是成年男子,还要将其生前的猎枪置其身侧。封棺盖好后,鬼师即烧纸焚香,超度亡灵。事毕后,众人即掩土填穴并在墓穴上方栽一棵小而健壮的柏树或杉树。这可能就是岜沙人所说的每一棵树里都有一个灵魂、越是古老的树木就越有神性的原因。如果人死时不在屋内而在他处,岜沙人称之死得“不干净”。尸体就不得停在屋内,只能停放在村口的古树下并用树枝掩盖。死者必须当日安葬,安葬时须请鬼师举行仪式给死者超度,以消其罪孽才能转世投胎。安葬完毕后,须取一盆清水由鬼师放药念咒,凡参加葬礼的人均须在其中净手消毒,以示洗去阴气。尔后要在返村的路上烧一堆篝火,所有人员都要跳过篝火才能上路返家,意为篝火能阻挡鬼魂,使人鬼分离。

葬仪是男人的职责,一切事情均由男人操办,不论哪种葬仪,女人不能插手帮忙,但必须在旁等待,并陪同死者走到墓地,直到安葬完毕后与死者告别。为了表达对家族帮助的谢意,死者家属要开些腌鱼或杀小猪一头并备些米酒进行款待。整个丧葬一天之内便完成,其时间之短、仪式之简,在苗侗地区均不多见。

四、岜沙苗区的文化

岜沙苗区由于没有文字,故在其历史长河中,其文化主要表现为巫文化和口承文化两大特征。岜沙苗族信鬼尚巫,他们敬奉山神,崇拜古树。各寨村口的大树都是敬拜的偶像,寨子各山头树木被视为神木,树、林都是他们祈祷的对象。同时,岜沙苗族相信到处都有鬼神,时时都能遇到鬼神,因而在各寨中都有专职巫师、鬼师。岜沙的巫师的称谓和职能与其他苗区相同,包括风水先生、巫医、相师爷、占卜师等。鬼师是岜沙人的精神领袖,也是岜沙苗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之一。鬼师既能为人们治病祈福、驱灾禳祸,也是族中人死亡后安葬仪式的安排、亡灵的超度及踏上祖先地方去的指路人。由于巫鬼文化的根深蒂固,鬼师在族间的声望仅次于寨老。

岜沙的文化、历史得以保存流传,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岜沙的历史、族源等保存于古歌中,恋情、生育文化等传承于情歌中,礼俗、交际等传播于酒歌中,生产、自然等文化多表现在 山歌中。岜沙各寨都有歌师,歌师也是文化的主要传授人。有的寨中男、女歌师都有2人以上。晚上饭后,少男少女都要分别到男女歌师的家中练歌舞。每到节前的各天夜晚,岜沙各寨教唱歌声此起彼伏,加上苗家独特的四眼箫、牛腿琴等乐器的伴奏,自现一番独特的文化魅力。

岜沙苗寨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这里至今保持着千百年前的远古遗风。1999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开发的旅游村寨;2001年被列为省政府20个重点民族村寨建设的10个重点建设村寨之一;200311月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从江县风景名胜区岜沙独立景点”,是贵州省重点名胜区之一;2004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黎、从、榕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中的一个景点;2007年被被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岜沙全景

岜沙局部

岜沙寨门迎宾

岜沙芦笙舞

岜沙镰刀剃头

 

资料来源:从江文物管理所、《从江风物志》、《张子刚—岜沙苗族民俗调查》《政协-远古遗风》

相片来源:杨昌焕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